搜索
查看: 9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唱指挥者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10: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合唱排练或者合唱的正式演出中,指挥者只能通过眼神、适当的口形来和合唱队员进行交流,不可以说话,而合唱队员也都盯着指挥的一举一动来进行操作,这就需要指挥者具有音乐记忆的较强接受能力,将乐谱熟记于心,在表演时只要全心去展现谱子,去启发、暗示、提醒队员进行操作,和队员形成默契,这样才能使合唱表演收到良好的效果。

具有音乐理论的扎实基础,这些基础包括配器、复调和曲式的作曲技法以及和声的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对作品展开分析,较深入地了解、感知作品的内涵,也才能在对一部作品进行艺术处理时提出合理的见解,从而使作品在艺术效果上达到最佳表现。

具有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音乐主要是听觉艺术,但是指挥者直接接触到的是乐谱这种视觉形式,那么就需要指挥者在读谱时通过内心的听觉来发掘作品深处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因而合唱指挥需要有音乐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感知作品中的美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排练或者表演时形象生动地传达作品的内涵,让队员们能够在自己所营造的意境中对作品产生关于美的联想,并且通过合唱队员的完美演绎来达到合唱中的音乐美。

具有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合唱指挥虽然不用开口唱,但是必须了解声乐的有关知识,比如发声效果、共鸣位置、呼吸方法;如何控制音色、音准;如何协调、均衡声部;如何将较大难度的乐段演唱好等等。合唱指挥者还要能够对作品进行示范性演唱,还能够清晰地讲解。反之,不能做到这些将不能对队员的排练做出正确的指导和指挥,就算在排练时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去有效地加以解决,同时,合唱指挥者最好还应具备些关于各种中西伴奏乐器的相关知识。

具有协调的指挥形体。合唱指挥者在表演时与队员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双手的动作、形体、眼神和少许口形,从而指挥者的动作是否清楚准确、协调自然,在合唱中非常重要,但是这种动作要求不仅仅只是为了好看,好看但是不能真实地传达作品的内在深度,也是不行的。同时还要看指挥者的形体动作是不是能够表现一种符合作曲家原本想要展现的音乐情绪、意境及形象,如果一个合唱指挥者的指挥动作特别不自然、不协调,不仅使队员的情绪受到影响,台下的听众也会觉得不舒服,因而使演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除了以上的素养与技能外,合唱指挥者还需要在排练时,对不同风格、不同节奏、不同情绪的作品进行把握,根据不同音乐的展开形式选择相对应的指挥手形,比如节奏平稳、情绪安详、旋律优美的作品,就应该采取柔和、放松的手腕方便做一些柔韧性的横向手形。再者,合唱音乐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表现作品内在的感情和情绪,还有作品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因而,一首合唱作品,哪怕是非常短小的合唱作品,也包含着节奏的疏密、和声的浓淡、音乐色彩的明暗、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因素的对比变化,所以在合唱指挥中已经没有一首作品是一种指挥手形贯穿始终,指挥者需要在准确感知的作品内在的同时设计各种指挥手形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指挥技巧,以便在合唱表演时获得最佳效果。




本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附件,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附件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博客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麦屯网

网站简介:专业发烧音乐试听,最新专辑,发烧器材评测,音乐影视信息交流。

联系我们

  • 反馈邮箱:sorry16817#gmail.com

麦屯博客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maitu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