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语] 上海声像-绝版名盘-李娜绝唱《苏武牧羊》耗资百万1997年首版 [WAV+CUE]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09:14: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辑名称:苏武牧羊
专辑歌手:李娜
发行时间:1997年
专辑作曲:黄荟
专辑作词:田青
出版发行:上海声像出版社
专辑ISRC:CN-04-97-408-00/A.J6
资源格式:WAV+CUE

专辑简介
声乐套曲《苏武牧羊》是耗资百万的大制作,1997年出品,也是李娜皈依佛门以前的最后一张录音。此碟音效极好。李娜的高音叫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作为套曲,此碟最好从头听到尾,因它是一个整体。
黄荟制作的《苏武牧羊》相信许多乐迷都听过,这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罕见的大器之作,它的配器和制作都堪称大手笔,为了更接近事件发生时代的特点,其中演奏的乐器都是仿照古乐器一比一复制,为的就是在作品中体现更多的“汉风古韵”,在歌手的选择上也煞尽心机,最后确定李娜才能担此重任,这张碟中堪称绝笔的是李娜的极高音,在〈归来〉一曲中,苏武“留胡啊十九栽,今天归来,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北海的牧人就往家赶,登上了长城就往南看,眼含着泪水就望长安…….流胡啊十九栽,今天归来,长安不见十九年,十九年苦难就对谁言,打起螺子你就快快走,十九年苦难就熬出了头,黄河万里归大海,回头不再入秦关……”唱到这里,十九年悲欢一起涌上心头,所有悲愁愤闷都一起再次出现在眼前,这时的唢呐也吹得哽咽起来,男声和唱不断反复:“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十九年,牧羊北海边…….”
在背境的烘托下,李娜不断婉转向上升,越唱越高,将苏武流放异域十九年的悲凉一股脑倾泻出来,你可以看到,到最后几个极高音,高到让人无法想象,按制作人说:这简直不是人能发出来的声音。在制作上这张碟阵容庞大,音质绝佳,让人听后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之感。这里人声的极高音运用堪称点精之作。李娜在张碟中又给大家建立了继《青藏高原》后的另一个高度,它也是李娜的绝唱。
《苏武牧羊》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古已有之,而这张声乐套曲的唱片是一次新的尝试:作词:田青,作曲:黄荟,演唱:李娜。全曲由七个段落组成,整部作品气势磅礴,演唱、录音俱佳。
专辑曲目
01.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
在一片旷野寒风的呼啸声的衬托中,李娜低婉的歌声娓娓地唱出故事的主题,把听者引向那遥远的年代。
02.骁歌出塞
轰隆的低音鼓和雄浑的男声合唱,唱出急促的行进主歌,李娜高亢地吊唱出:“男儿今出塞,背后长河落日,眼前大漠孤烟……”。她那不亚于一位男子的豪迈嘶喊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悲壮的“出塞图”。
03.牧歌贝加尔湖的冬天
又是一阵阵的狂风呼吼,伴着吹管乐悲凉的嘶吟,是那北海湖边的冬天,让人感受到边疆的荒野漫天飞雪的荒凉。女声带着叙事性的低吟唱出悠悠的草原牧歌。
04.琴歌望月观花
悠扬的钟声与古筝缓缓地和奏,埙如泣如诉伴着女声唱出:
“怕见月,尤其怕见月圆……
怕见花,尤其怕见花艳……
不是不爱明月,是因为月照故乡人,月圆了,人未圆;
不是不爱鲜花,是因为鲜花如人面,人面如桃花今不见……”
这里唱出了苏武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愁绪。
又“怕见明月,头上的月正圆
怕见鲜花,手中的花正艳…
这里更不是一个“愁”字了得。
这一段,我认为是整部作品最凄美、最动人的篇章。
05.春歌牧羊姑娘
鸟鸣啾啾、春雪消融,蒙古族舞动的节奏与前段形成强烈的对比。童声欢快的合唱与女声带着醉意的自由吟唱,表达出苏武奔走在茫茫草原上对春天的喜悦。
06.酒歌归来
“留胡十九载今天归来”女声深情地道出苏武重返故国时激动心绪。
07.尾歌梦里草原
当苦难已经过去,当昨天已成记忆,当青春已经逝去,当白发已经凄迷……
李娜《苏武牧羊》[WAV+CUE].rar: http://www.t00y.com/file/65505653



本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附件,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附件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博客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麦屯网

网站简介:专业发烧音乐试听,最新专辑,发烧器材评测,音乐影视信息交流。

联系我们

  • 反馈邮箱:sorry16817#gmail.com

麦屯博客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maitu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