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得知确切的死亡日期,你的生活还会和从前一样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08:2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有一天,你和你所认识的每个人都会死去。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说法,这种令人不安的事实不断潜伏在我们的脑海中,并最终驱使我们做出生活中的选择,例如去教堂礼拜,多吃蔬菜,去健身房强身健体,考虑生个猴子,出一本书,甚至创建一所公司……

大多数时候,我们过着无意识的生活,不去思考死亡的可能。我们通常只关注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的死亡的模糊性消失了,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突然被告知死亡的确切日期和方式怎么办?

虽然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仔细考虑这个假设情景可以揭示我们作为个人和社会的动机,并提醒我们如何在地球上度过有限的时间。

如果突然得知确切的死亡日期

你的生活还会和从前一样吗



▲ 看看委婉语有多少,就知道避讳有多深

“死亡”是人类自古以来避讳的字眼。我们很少直接提到死亡,当然,除了在骂人的时候。

看一看知网上关于死亡委婉语的研究状况:



关于“死亡”的表达之多可能超出了你的想象,小编特意帮你罗列了一下。

从我们熟悉的数起,代替“死”的字词可以有:

亡、故、卒、逝、殁、殪、毙、殂、殒、薨、丧、去世、逝世、弃世、过世、毙命、殒命、长逝、永别、长眠、断气、咽气、合眼、闭眼、走了、去了、老了、没了、不在了、千古、作古、归西、归天、回老家、玩儿完、翘辫子、上西天、见阎王、见马克思、命赴黄泉、寿终正寝、一命呜呼。

崇高点的有:

牺牲、舍身、献身、就义、捐躯、殉职、殉国、殉难、殉节、阵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许国、与世长辞、溘然长逝。

佛系道系点的有:

升天、涅盘、坐化、羽化、圆寂、归寂、入寂。

然而无论我们怎样避讳死亡,却不能躲开它。反之,如果对死亡有深刻的了解,则有可能会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 如果人人都能预知死亡日期

在BBC Future中一篇题为《如果我们知道将会何时以何种方式死亡》的文章当中,作者列出了人们知道自己死亡日期后,世界将会发生的种种变化。

听上去很科幻是不是,但科学家的确做出了这方面的探索。以下就是科学研究列出的假设,你更愿意相信哪一种?

◎ 更友善地对待与我们相似的人,而对于和我们不尽相似的人则变得更加不友善

◎ 对自己的伴侣做出更深的承诺(前提是价值观相同)

◎ 更加虚无主义,吸烟饮酒,购物成瘾,过度饮食

◎ 对周围环境变得漠不关心

◎ 社会可能比现在更加倾向于种族主义

◎ 仇外心理,武力战争,自相残杀和环境破坏都有可能加剧

◎ 人们很有可能变得更加无私,乐于奉献

在这些假设当中,一些阴暗面听上去匪夷所思,在小编看来其实很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爱的本能(或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

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死亡本能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如人与人之间的残忍、对抗、攻击,甚至杀戮。死亡本能会表现出侵犯或者自毁,当它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甚至会派生出国家民族之间的侵略、屠杀等破坏或战争等一切毁灭性行为,它也会转向人自身内部而出现自毁现象,如日常生活里的自虐、自残,甚至自杀。死本能也可以做出某些良性的转化,如破坏性的本能可以转化为一名勇敢的消防队员救火的行为。

那么从事这些研究的意义何在?美国有学者表示,了解生命的稀缺性可能会增加我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毕竟,“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这样就会促进宽容和同情,减少死亡的防御反应。



设想死亡的到来,可以鼓励类似献血的利他行为

▲ 木已成舟,该如何处理“虚无主义”恐慌?

在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对人们应对潜在焦虑和恐惧的方式进行研究,因为我们只不过是“随时都能死去的,呼吸,排便,会思维的肉身”,正如纽约斯基德莫尔学院(SkidmoreCollege)心理学教授谢尔顿·所罗门(Sheldon Solomon)所说。

所罗门和他的同事创造出“恐慌处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这一术语来描述他们的发现,即人类需要某种依靠文化建构起来的信仰,从而抵御原本难以应对的存在恐慌。

“世界是有意义的!”

“我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像这样反复强调人类存在的价值,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虚无主义的恐慌。



一些研究者认为,人们坚持某些信念以避免对死亡的恐惧

我们如何对死亡做出反应,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的性格和所遭遇事件的具体情况。

诺丁汉大学心理学助教劳拉·布莱克说:“越是焦虑的人就越容易关注死亡,而无法专注于有意义的生活改变。”

但另一方面,如果这个人得知自己将会在90岁时平静地在睡梦中死去,那他可能也不会那么感到焦虑了。

“哦,那还好啊,继续好好活着吧。”



▲ 死亡面前,绝症患者能给我们的启发

对绝症患者的研究也可以揭示典型的死亡反应。

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经常会经历两个阶段的思考。首先,他们会对医生做出的诊断提出质疑。他们会询问死亡是否真的是不可避免的,或者是否仍然可以有抗争的余地。

之后,他们会开始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剩余的时间。大多数患者属于两类之一:他们或者决定全力以赴,尽一切可能战胜疾病,或者选择反思自己的生活,尽可能多地花时间陪伴亲人做一些能带给他们幸福的事情。



有些患者不与死亡斗争,而是花时间做些让他们快乐的事情

对每个人的死亡日期作出假设,其实和患者接受的反应相似。即使你知道自己还能活60多年,最终你也只能以几年,几个月和几天来衡量寿命。一旦距离死亡越来越近,就可以看到人们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进——

一些人可能会痴迷于避免死亡。知道注定要溺水,就要不停地练习游泳,这样他们就可以有生存的战斗机会。知道会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则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开车辆。

其他人则可能采取相反的方式。他们可能更愿意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结束生命。这将允许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对生命过程的掌控感。



得知将要死亡,有些人更愿意将自己推向更高的人生高度

事实上,那些创伤幸存者提供的可观证据表明,有限的生命时光可以激发自我改善。许多人坚持认为他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他们变得更坚强,更鼓舞,更乐观,更懂得欣赏生活。

“哇,生命是短暂的,有一天我还会死去,所以我应该充分利用它。”



创伤事件的幸存者有时具有更强的恢复能力


本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附件,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附件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博客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麦屯网

网站简介:专业发烧音乐试听,最新专辑,发烧器材评测,音乐影视信息交流。

联系我们

  • 反馈邮箱:sorry16817#gmail.com

麦屯博客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maitu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