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专辑是张艾嘉同罗大佑的第二次合作,也是“华语流行乐坛教父”罗大佑从中国医药学院毕业并取得医师执照之后,第一次以音乐制作人身份制作的一张唱片。只不过其时的张艾嘉早已成名多时,她的名气在当时可是要比大佑大得多。 作为一位唱歌、表演、主持、导演样样在行的多栖艺人,张艾嘉的才情、气质、魅力和工作能力无不让人艳羡有加。比如大牌制作人李宗盛就认为张艾嘉的声音“虽然不甚专业,但有一种安定的感觉,是一种神经质的温柔情感”。 在《童年》这张专辑里的张艾嘉,唱着一个成年人对童年往事和成长历程的追索和感怀,她不加修饰的嗓音和自然流露的缕缕温馨,将每一个人的儿时记忆都唱得暖融融的。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华人都会唱的《童年》这首歌,便是张艾嘉在这张专辑里首唱的。罗大佑在他念大学的时候开始写这首歌,总共花了三年时间,在大学毕业前一年的1979年才写完。在创作过程中,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如何精确地让歌词和旋律密合,而同时又不失去口语的质感。同时《童年》这首歌也是罗大佑创作道路上的分水岭,自此“词曲咬合”成为他最重要的创作课题之一:不管诉求的讯息多么强烈,他都会细心让旋律和字句一体交融,让音乐成为主角。 除了《童年》之外,专辑里的《光阴的故事》、《大家一起来》、《是否》、《春望》、《四季》、《落叶纷纷》这六首歌也是大佑的作品,张艾嘉都是这些堪称经典的华语流行音乐作品的首唱者,她不仅留下了一些经典的声音,更带动了华语流行乐坛一个经典时代的到来。
01. 大家一起來 [0:04:12.62] 02. 流水 [0:00:42.13] 03. 童年 [0:03:39.25] 04. 冬景 [0:03:13.25] 05. 小天使 [0:03:01.12] 06. 落葉紛紛 [0:02:25.50] 07. 是否 [0:03:40.50] 08. 四季 [0:02:28.63] 09. 光陰的故事 [0:02:59.50] 10. 希望像月亮 [0:03:36.62] 11. 春望 [0:05:10.38]
《忙与盲》是张艾嘉于1985年发行的一张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的经典专辑,由李宗盛全力打造。专辑将自传和角色扮演融为一体,描写都市女子的一天,利用各种环境音效在歌曲间穿插衔接,音乐主体则采用民谣形式,像是一部声音的传记电影,也开启了台湾乐坛风行至今的所谓"概念专辑"的风潮,位居台湾百佳专辑第19名。另有黄立行于2005年发行的同名专辑,收录了翻唱自张艾嘉80年代的经典同名歌曲。
01. 飛向異鄉的747 [0:04:03.42] 02. 忙與盲 [0:04:37.43] 03. 艾嘉.愛家 [0:04:28.35] 04. 愛情有什麼道理(1) [0:03:48.65] 05. 箱子 [0:04:34.37] 06. 不知道 [0:03:40.15] 07. 愛情有什麼道理(2) [0:06:20.08] 08. 親愛的.你好嗎? [0:05:31.47] 09. 不變的是 [0:05:17.70] 10. 向戀愛告別 [0:03:17.05]
这样的歌声响起,大多数听老歌的人都会无比激动。《爱的代价》这首歌之于张艾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这张专辑同样值得你一听再听。 《爱的代价》是张艾嘉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这首歌的流行性使得多年之后的人们不至于忘记张艾嘉的歌手身份。而这张专辑也是张姐迄今为止最后一张专辑。看时间,整张唱片不足40分钟。五段念白,五首歌曲,更像是一张概念唱片。念白未必都与歌曲有关,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呼应。 81年已在影坛上崭露头角的张艾嘉献声《童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罗大佑的痕迹与那个年代的激情。到了1985年的《忙与盲》,张艾嘉与那时初出茅庐的李宗盛,带出的是一位知性女子的体验,关乎社会关乎个体,那个素面朝天爱家的艾嘉在专辑里是既有些年少的冲动,更多的却是出水芙蓉清丽洒脱。而八年后,《爱的代价》中,张艾嘉又一次与李宗盛邂逅,而这一次张艾嘉无论是心态还是阅历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女子的聪慧在这里都成为女人的积淀。这回,李宗盛是引子,张艾嘉是主角。这是一个纯粹关于“爱”的故事,“爱”的唱片,张艾嘉是诉说者,将世间之情万般滋味融成一种语言,一一道来。
01. 一碗粥 [0:00:48.40] 02. 愛的代價 [0:05:01.67] 03. 暗處 [0:01:20.03] 04. 這樣愛你對不對 [0:03:59.42] 05. 街上遇見你 [0:01:04.05] 06. 因為寂寞 [0:04:53.73] 07. 引誘 [0:03:00.47] 08. 戲雪 [0:04:07.73] 09. 我的朋友 [0:03:59.50] 10. 默哀39秒 [0:00:37.25] 11. 愛 [0:00:09.60] 12. 心甘情願 [0:05:16.22] 下载地址:
|